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河道治理中也越来越关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的河道治理理念,这就要求对河道基本工程的维持与生态环境容量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生态砖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在当前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此情况下,对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生态砖概念分析
(1)所谓生态砖,即为绿化混凝土小型防护构件的通称,其具备特殊的结构,能够为草籽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当其被砌筑在建筑物外层时,还可使得建筑物变为独特的绿色景观,进而有效调节地表温度与湿度,维持空气的新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岛效应。当然,生态砖还具备较为良好的透气性,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并且还可吸收一部分噪音,表层抗压强度较大,造型不一,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用回收材料制作而成的,并在建筑工程中运用的小型建材。此类型生态砖是循环产业链中的一部分,其依据属于传统砖范畴,主要制作原料为泥土、固体废物、水泥、有机肥料与树胶,有些还可利用开发产生的石渣粉、粉煤灰等废弃物,在经过高温无害化处理之后循环使用,可有效降低原料成本,并且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依据生态砖构造特征与其生态体现方式,可将其分为缝隙长草型挡墙砖、植草型无砂混凝土挡墙砖、内嵌花盘型挡墙砖,详细对比见表1。
3 现有生态砖及其技术特点
3.1 生态砖
3.1.1 生态砖概述
此类生态砖呈现六边形,边长为30cm,且其外沿厚度通常达10cm,一块砖自身重量大约为40kg。同时,此类生态砖的外框强度为C20~C35;冻融循环(4h)为 F150~F200;生长基强度为 C5~C8;冻融循环(4h)为F50。此外,生态砖的空隙率(不包括混凝土结构孔)大于30%,有效孔径大于2ram,可绿化面积不小于砖整体面积的80%,并且还具备脱模快、破损少、防护可靠性高、植被适应能力强等特征。
2
重庆生态砖厂家基于生态砖构建的新型生态河堤
2.1 生态砖的定义以及相关工作原理
所谓生态砖,至少应具备下面两个要素:首先,它属于砖的范畴,但也不等同于工程中普遍使用的粘土砖、粉煤灰砖、水泥砖等,而是多采用工业废料制作而成,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其次,它的孔隙率较一般较大,体现出生态的要求,为水中的鱼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也实现了水体的良好循环。
生态砖内多以砾石、卵石为填充物,日本、韩国采用了比较成熟先进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小、对水质适应性强、耐冲击性能好、产泥量少、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是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核心。填料的表面栖息着大量的高活性微生物,它们能够高效快速地吸附合成和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根据河道不同河段水力学特征,在河道水质得到改善的基础上,运用不同水生植物生长习性互补原理,对不同水生植物种群进行组合、优化,筛选出适合于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的种群配置,更好的吸收空气中以及分解水中的污染物,为水中的鱼类提供更好的繁殖场所。
生态河堤的构造
国外生态堤岸更注重生态的保护,利用天然的植物,如椰子纤维、活桩、活枝条、灌木、原木等来构造堤岸,更能体现河堤的核心生态。国内生态堤岸的做法多使用刚性堤岸,充分利用了混凝土、块石的特性,与传统河堤的做法只是稍微做了改进,并未真正的达到生态的效果。